HAIWEILIGAILIANGJI
泡打粉和小苏打都是膨松剂,都是在食品的加工熟制过程中,产生二氧化碳气体,使得食品蓬松饱满。其中小苏打是单一的物质,是通过受热分解产生气体,而泡打粉属于复配膨松剂,是多种酸碱物质复配在一起,遇水发生反应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,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泡打粉和小苏打的区别。
一、泡打粉的说明
泡打粉是一种复配膨松剂,主要由碱性物质(小苏打等)和酸性物质(焦磷酸二氢二钠、磷酸二氢钙、酒石酸氢钾和柠檬酸等)外加填充剂复配而成。
泡打粉遇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,随着食品加工温度的升高,产气速率会升高,从而使得加工的食品体积膨大疏松,通常也被称为泡大粉、发酵粉。泡打粉应用范围广泛,常用于面包、蛋糕、饼干等焙烤食品,包子、馒头等发酵面制品,油条等油炸制品等,是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。
二、泡打粉的种类介绍
我们常见的泡打粉共分为含铝泡打粉和无铝泡打粉两类。
含铝泡打粉属于传统的泡打粉,是由碱性物质(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铵)和酸性物质(硫酸铝钾、硫酸铝铵)外加玉米淀粉复配而成,由于硫酸铝钾、硫酸铝铵中含有大量的铝,所以在食品中添加就会造成铝超标。
无铝泡打粉主要是由碱性物质(碳酸氢钠)和酸性物质(焦磷酸二氢二钠、磷酸二氢钙等)等加以玉米淀粉复配而成,由于未添加含铝物质,就叫无铝泡打粉,也叫无铝膨松剂。
很多报道就表明铝对人体有害,会导致老年痴呆等。而且国家新的法规也不允许在面食品中添加含铝物质,所以建议食品加工者,为了避免食品中铝超标,建议不要再选用含铝泡打粉,同时也可以规避经营风险。
三、小苏打的作用
小苏打(碳酸氢钠)是一种常见的膨松剂,呈弱碱性,又叫苏打粉。通常用于发酵面食时,是为了去除老面(面扎头)发酵面团的酸味。小苏打会与老面发酵面团中的酸反应,生成钠盐和碳酸,碳酸受热进一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,从而使得用老面发酵的面食蓬松度好,口感好,有独特的香味。
小苏打(苏打粉)常温下性质稳定,受热易分解,在60℃以上迅速分解,变成二氧化碳、水、碳酸钠。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,水受热变成水蒸气,二者都能让面食产生海绵状的膨松结构。因此,小苏打常应用于馒头、面包、饼干、蛋糕等食品的生产加工中。
四、泡打粉和小苏打区别的简介
泡打粉和小苏打的区别在于产气机理不一样,泡打粉遇水时,酸碱性物质同时溶于水中而起反应,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,同时温度的高低则影响产气的快慢;而小苏打溶于水呈弱碱性,受热后分解产气,一般需要加热到60℃左右才开始产气,适用于高温烘烤食品的制作。
制作一些食品时,可以选用泡打粉代替小苏打,而小苏打无法取代泡打粉的作用;而在老面发酵面团的酸度调节方面,泡打粉不能替代小苏打!小苏打和泡打粉的使用,建议不要随意相互替代。
制作食品时,到底选择泡打粉还是小苏打,首先必需明确食品的需求,作为酸度调节剂的话,则选小苏打,但是如果是作为膨松剂,无需调节面团pH值,建议选用泡打粉,特别是发酵面制品,用小苏打做膨松剂会使食品有碱味,过量使用易导致食品发黄。
另外,泡打粉和小苏打的效果一致,没必要同时使用。有一些食品加工者习惯了泡打粉和小苏打搭配使用,也是可以的,但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好泡打粉和小苏打的用量,不宜贪多。